蔡培火的人物评价

2024-05-18 12:47

1. 蔡培火的人物评价

蔡培火一生著作颇丰。1969年蔡培火编印了《国语闽南语对照常用辞典》,约收三万五千词,1126页。这一本中型国台对照辞典,本可以填补当时学界忽视台语之病,但是采用自己修订的基本式音标,时人难以接受,更主要的是因为当时几乎完全没有台语教育,因此该辞典并未引起应有的注意。

蔡培火的人物评价

2. 蔡培火的人物影响

蔡培火著有《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台湾》、《告日本国民》、《亚东之子如斯想》等,并与人合著《台湾民族运动史》 。这本书记载了从1914到1945年间发生在台湾一系列的民族运动,全书分为10个章节,对于台湾议会设置运动、治警事件始末、台湾文化协会、台湾地方自治联盟农民运动等有详细描述,有重要的价值。

3. 蔡培火的介绍

蔡培火(1889--1983) ,字峰山,台湾云林人,祖籍福建泉州。早年毕业于台北国语学校。后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在日本东京留学时和台籍学生蔡惠如等人,成立声应会。病逝于1983年。

蔡培火的介绍

4. 蔡炎培的人物生平

诗人蔡炎培在大陆几乎是不为人所知,但是在香港是个非常重要的诗人。在蔡炎培质言的传统以外,还可见另一种文化的结合。什么文化的结合呢?就香港市民文学,文言白话和粤语,这种语言我们在香港叫做三及第。三及第是什么呢?就是白话文加上了我们粤语的方言,加上了文言文,夹杂起来的文体我们叫做“三及第”。而这诗里面的广东语言并不是为了娱乐,而是有政治指向。这也是一种香港文化人对政治参与的方式,不是采取一种既成的限定意识形态。在那个年代,当然也有很多爱国的左派。但除了爱国左派之外,还有这么一些人,既不完全能够同意共XX走的路线,也更讨厌英XXX当局,他要用一种本土的自己的方式来解构这些政治意识形态上的对立。比如说蔡炎培有这么一首诗,让你觉得很难看得出他的立场。他写1997年,香港的立法局解散的时候,他说:“他们陆续散去,声言再来,他们一定会来的。他们是某一天的股票价位,某一天的杜琼斯指数。”这里暗含一种看破政治游戏的戏谑,但又好像带着期许。这种戏谑到了虚无的态度,也是一种很香港的态度,但这个虚无跟我们今天讲的犬儒式的虚无不一样,这个虚无是什么呢?这个虚无是有破坏力的,有颠覆力的,因此是革命的。因此他不相信任何既存的、人家告诉他的教条,他总是怀疑这一切。但怀疑完这一切的时候,他并不是冷漠的那种犬儒,而是那种积极的,带着饱满热情去质疑一切建制里面现存的价值观。“诗人不能老的,诗人一老就完蛋啦。陈敬容有句诗:老去的是时间。我太喜欢。”蔡炎培,这位七十有二的香港诗人,半个世纪以来创作了500多首诗,至今依然在写,“《扶灵小札》大概是我最后的一本诗集”。除了谈诗,也许更多人愿意谈《蔡炎培情史》。在那本书中,他记载了生命中曾经的八个女子。其中最知名的是亦舒,他倾慕她,还将一首诗用紫色丝带结着送去,可惜亦舒喜欢他最好的朋友——画家蔡浩泉,“没关系,我相信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影响他最深的该算林燕妮的同学了,“当年我要到台湾读书,她送了一把头发给我,这立即要了我的命”。而他自认与太太的那段情最精彩:“我看到她写了一篇文章《废船》:‘这条船废了,但是你置身其上,仍可听到流水的声音……只要有一滴水,就可以流到中国了。’我读到这篇文章,很感动。那时候我无名无利,只有一个辉煌的传统,支持我继续走诗人的路。”所以,他立即给她写信:“我深爱着你的作品的同时,也深爱着你。”从此成就了一段姻缘。这样多情的诗人啊,究竟哪一位是他的挚爱?“我是没有挚爱的,我可以告诉你,因为爱情只有美丽,当你投入,那位便是你的挚爱。”徐先生曾说,一切灵的顶峰归于欲,欲的顶峰复归于灵。蔡炎培认为说得很对。不过他觉得恋爱是该把生命的层次提高,所以他比较倾向“灵”。“老实说,这些女性之中,除了第一位和我孩子的母亲,其他根本连手也没碰过。”“我的大半生都只为一个思念而活着。”他说,“你从我的诗可以看出来。Blue Coat(我生命中第二个女子)的一把发,一直贯穿我诗的意象”。多情自古多寂寞,但是蔡炎培说:我不怕寂寞,是寂寞怕了我。“半个世纪下来,我已在诗里获得释放。”蔡炎培成长于上世纪50年代。那时候香港文风很盛,《星岛日报》曾有一版“学生园地”,“虽说是学生写的,其实已经十分厉害。当中有岑昆南、王无邪、卢因等,我们志同道合,很快汇成一股风气。我是家中的独子,在文学那里找到消除孤独感的法门”。但写诗依然是件寂寞的事,“你做些实务的事,二三十年大抵有成绩,但写诗写了二十年,仍会无人认识。说写诗寂寞,甚至可怕,便在这里”。做了三十年《明报》副刊编辑,蔡炎培认为诗人是没有特权的。“你有写诗的兴趣,但也有另外的职业,两样事分开。诗是你的事业,但你也要找一个生活的基点,然后慢慢来。”“先学做人,再学做诗人”是蔡炎培的名句。他常说自己是一个平常人,写的诗又多来自生活,那些生活形象,那些生活记忆,妙手偶得,便放进诗作。“一生人,如果出到一本诗集已是不简单,诗集中如果有一首可以流传下去,已算挺不错……做不成大诗人,做一个可爱的小诗人,也蛮不错。”

5. 蔡孟坚的人物生平

蔡孟坚,1905年9月出生在江西省芦溪县长丰乡。在中学读书期间就秘密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地下组织,后来历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武汉行营侦缉处少将处长、武汉警察局长、兰州市长、江西省建设厅厅长等许多重要职务。国民党迁台后担任过蒋介石驻日本私人代表、中国电影公司董事长、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职。晚年蔡孟坚先生退休客居日本、美国等地,2001年1月蔡孟坚以96岁高寿在美国加州桑尼维尔市住所逝世。蒋介石夫人宋美龄致赠花圈,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副主席肖万长、王金平、吴伯雄、林澄枝及秘书长林丰正致赠匾额,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委蒋方怡智参加了丧礼。抗战时期蔡孟坚也像大多数中国人一样,积极投身抗日,救国纾难。1938年6月,中日双方在武汉展开著名的武汉会战,武汉作为华中交通枢纽,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当时武汉作为中国最大的中心城市之一,南京沦陷后还一度作为国民政府的临时首都,都决定了武汉大会战将是十分惨烈的,当时蔡孟坚担任武汉警备副司令兼武阳(武昌、汉阳)保卫指挥官,担负武昌、汉阳防务,接受国民军军长、保卫武汉总司令罗卓英将军指挥。全面抗战后,国民党最高统帅蒋介石发出过“焦土抗战”的号召,对于这个号召,在军队中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部分军官认为“焦土抗战”就是要破坏一切生产生活设备,让日军得到一片焦土,断绝给养,使日军无法固守侵占之土地;另一部分军官则认为“焦土抗战”就是要有与日军战斗到底的决心,即使日军把我国烧成焦土,我们也还要抗战到底。由于对“焦土抗战”含义的不同理解,蔡孟坚与顶头上司罗卓英发生了一次鲜为人知的冲突。武汉大会战中,日军凭藉装备上和作战能力上的绝对优势,对武汉在空中日夜轰炸,在地面上轮番炮击强攻。我国军民虽然付出了十分惨重的代价,武汉终于还是难于坚守,守军总司令部决定撤出。在撤出武汉前一日,罗卓英总司令派出一个工兵排带着三四吨炸药从汉口渡江抵达武昌汉阳门码头进入蔡孟坚防区,并带来一封命令信,命令蔡孟坚组织将新建的武汉大学及清末张之洞创办的武汉第一纱厂(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工厂)全部炸毁,夷为平地,要求蔡孟坚亲临指挥,并回报结果。蔡孟坚看完罗卓英的命令信后,认为此项炸校炸厂行动绝不可为,他认为武汉大学刚刚建成,国家为建校投入了大量资金,武汉大学更是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而武汉第一纱厂是我国近代工业长期积累的宝贵财产,是生产人民生活必需品的民品企品,二者都不是军事设施,炸毁它们对抗日没有什么好处,而且还会破坏我国国力,影响人民生活,反而会破坏抗敌条件。用他的话说就是:“自己把国家炸成焦土,将来凭什么力量继续抗战下去”。蔡孟坚素以敢作敢为在当时军政界闻名,这次他既认了这个理也就不计后果命令部下取消炸校炸厂行动。他一面命令部队将炸药投入江中,让罗卓英派来的工兵排返回汉口,一面向罗卓英总司令通电话,报告自己的看法和决定,罗卓英接了电话后十分恼火,不听蔡孟坚的解释,只是简单地说:“这是命令!”蔡孟坚说:“如果总司令认为我是在军前违抗命令,我愿意渡江到汉口总司令部接受军法处分。”罗卓英此时对此事也感到很困惑,拿不准该如何处理,对蔡孟坚的话无言以对,只得将电话挂断,接受了取消炸校炸厂行动的事实,保住了武汉大学和第一纱厂。后来,事实说明,蔡孟坚当时的做法不但是勇气可嘉的,而且也是完全正确的。在不久的长沙会战期间,长沙警备部队没有等敌人进城就自行放火烧城,结果造成长沙市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长沙人民怨声载道,纷纷到省政府和重庆中央政府请愿,一时人心惶惶,为了稳定民心、军心,蒋介石也不得不将湖南省主席撤职,将长沙警备司令及其他两位主官枪杀。武汉撤出后不久,蔡孟坚被任命为军政部监护总队总队长,担负抗战时期军政部下属各兵工厂、军火仓库、粮站等单位保卫工作,继续为抗战胜利而战。

蔡孟坚的人物生平

6. 蔡先培的蔡先培说

“我不是一个纯商人,也不是一个纯艺术家。其实从内心里,士农工商,我是想做士的。但是我不做寒士,我不做屋子后面没有游泳池的士。”“我们这一代人精神上都非常压抑,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我已经浪费了30年生命,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了,决定把中间30年忘记,当自己是43岁。”

7. 蔡先培的介绍

蔡先培,科宝博洛尼的董事长。生于1936年,1986年,50岁,他从北京钢厂辞职下海,创办西山矿金设备厂。1992年,56岁,他和儿子蔡明一起创办科宝应用科技研究所,就是今天科宝博洛尼的前身。1996年,60岁,他买了自己的第一辆面包车,女儿做司机。2004年,68岁,他一边帮儿子蔡明管理工厂,一边抽空学会了开车、骑马、打高尔夫、开游艇、开飞机。他是企业家圈子里出名的老顽童,他的游艇有着“企业家会客厅”的美誉。

蔡先培的介绍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